2023-11-17 观看9656 次
小城南郊有一苍翠挺拔之山,其形如龙蛰伏、似凤静栖,故被当地人唤作龙凤山。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;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”。龙凤山上没听说有仙,所以也就说不上有名。然山脚有一清泉,却有点故事。
这眼泉在旧时称老街的村庄北侧,因泉水间歇喷涌,所以有“间歇泉”的美誉。说起这眼间歇泉,有一段典故。传说清末民初,这片土地的统治者新云土司禄安佑老年无子,有一夜做一梦,梦见妻子生一龙,后腾云驾雾往这眼泉而来。旧时有龙子之说,生龙即生子。果然,七日之后,禄土司家添一子。于是,禄土司遍请能工巧匠,对预示好运的这眼泉大兴土木,留下了很多玲珑剔透的石刻和美轮美奂的井壁建筑。在我们看来禄土司得子显然和这眼泉水无关。但因为有了这个典故,龙凤山平添了许多令人浮想联翩的神秘色彩。
这是一条精灵似的龙井,涝时不增,旱时不减,清冽的水池里,洁白如玉的沙砾历历可数。旧时,就是这眼泉水,浇灌着这片肥美的土地,养育了方圆几里内的父老乡亲。现在,这里已发展成繁华城郊,但每年的旱季,仍有不少城市居民来这里取水,以解燃眉之急。山因水而秀,水因山而灵。有了这眼泉水,龙凤山四季葱茏,蓊蓊郁郁;有了这座山,这眼泉轻灵生动,四时不绝。
又传说,远古时期,太上老君在山中洞窟里修炼,修成正果后,为普渡众生,立仙门一道于山前,供后世得道者经此门进入仙界。某日,一龙一凤游历至此,发现这里道蕴浓郁、仙气绵厚,于是身融大地,幻化成山,长驻于此,此乃龙凤山名的由来。
“欸乃一声山水绿”,仿佛山水是被“欸乃”声唤醒,而龙凤山的早晨的确是被小鸟的鸣唱声迎来的。披一抹晨曦,沿着天梯一般蜿蜒曲折的登山石梯往山顶攀援,沿途万籁俱寂。突然,只听得憩在村边棘丛的一只鸟羞怯地试着轻吟几声,立刻招来同伴的和鸣。于是,早晨仿佛拉开了帷幕,山里的一天正式开始。山雀叽叽喳喳,秋虫窃窃私语,在野趣横生的山间小路上走着,有时怀疑前面的路会戛然而止,移步向前,仍有一条小路倔强地伸向远方。有的悬崖峭壁处,只得侧身低头,小心翼翼地向前一步步挪动,稍有疏忽,仿佛就会触碰到那坚硬而冰冷的岩石。
到得山顶,如画山川奔来眼底,极目处,高峡平湖,群山相拥,还有那犹如一条长龙的宜攀高速,纵贯西北。低首俯瞰脚下,城是山水画,画是一座城。抬头仰望苍穹,天空湛蓝,宇宙悠远。在这苍茫的天地间,心如静水流深,行似闲云野鹤,悠然地看云卷云舒,什么都可以想,什么都可以不想,挣脱世俗羁袢的身心自由,辽阔。
“一山分四季,十里不同天”,这话一点不错。山脚热得摇蒲扇,到了山顶,凉风嗖嗖,穿着夏装的我竟有了些许寒意。几乎就在不经意间,一阵山雨由远而近飘然而来。顷刻,身边的每一块石头、每一片树叶、每一丛绿草,都变成了悦耳的琴键。莎啦啦,莎啦啦,轻灵的雨丝像无数只轻柔的手指,在恣肆弹奏一首悦耳动听的小曲,每一个音符都充满着迷人而幻想的色彩。
与其说是偷得一日闲的郊游,不如说是去访久不见面的朋友。这山中的花草树木,鸟兽虫鱼;这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,风雨雷电,哪个不是我的朋友。你听,汩汩流淌的清泉,仿佛在吟诵一首首清丽的小诗,要我和她们唱和呢!就是那一缕缕轻盈的云雾,也悄悄地来和我握手、拥抱。再看花间草丛,涧旁溪畔,蜂儿嗡嗡,蝶儿飞舞。驻足其间,一阵湿润的山风拂来,我衣袂飞扬,仿佛变成了一只蝴蝶,也要翩翩起舞了。
整个游程,我领略到了一个字:绿。仅凭这一点,已不枉此行。道旁溪边,山顶岩缝,满眼苍翠欲滴,就是山间飘过的云朵,似乎也都是绿的。越往山的深处走,绿得越苍茫,也越觉得山里的不平凡。平素里从远处看龙凤山,只觉得凹凸有致,既具备了山的雄奇,又不失母性的温柔,这时才发现,她的美绝不仅仅如此。特别是多年来得益于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龙凤山,奇峰耸峙,云雾缭绕,森林茂密,溪流清澈,饱含大自然的原始风貌。更有那奇花异草,珍禽怪兽,让久居闹市的我闻所未闻。这让我生出一段感悟:要真正领略一处风景,不仅要远观,还得近赏。
世事纷扰,我在山上停留的时间不长。带着满怀的好心情以及回味无穷的余韵和山中的朋友一一作别。
下得山来,时值正午。融入摩肩接踵的人流,我要去赶一场人生的盛宴。
文/赵海华 图/融媒体中心
审稿 | 赵海华 杨海灵
编辑 | 郑在朝